泰國流傳著南傳佛教的教義,又稱為上座部佛教

佛教發展於印度,後來向外傳播發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亞轉到中國漢地及西藏,再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屬於北傳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上座耶舍比丘,往東方毗舍離城,見當地的跋耆族比丘,在布薩日向民眾求施金錢,此即「佛教毘舍離結集」。耶舍比丘認為此舉非法,遂向民眾宣說此為非法,卻令當地比丘大怒而趕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動員其他大德比丘前往東方,跋耆族比丘也動員,與西方比丘辯論戒律。結果有七百人集會,最後談判破裂,而上座部則宣傳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而在這個事件後,相傳東方僧團也召集了一萬僧眾,自行集結出經典與戒律。由於他們人數眾多,後世因此稱他們為「大眾部」。這是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揭開了「部派佛教」時期的序幕。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後期,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支由摩哂陀領導至斯里蘭卡(於公元前247年頃),使上座部佛教在斯國弘揚,並在首都阿耨羅陀(Anura(-)dhapura)建造大寺(Maha(-)viha(-)ra)供養僧團,佛教迅速發展起來。不久,阿育王出家的女兒僧加密多比丘尼,也受邀請帶著菩提樹分枝到達斯國,成立比丘尼僧團。以後佛教二百年的發展,都以大寺教團為中心。

印度佛教第三次結集,才用文字記錄過去一向口誦心記的三藏。摩哂陀領導的僧團至斯國傳教時,傳說攜有巴利文三藏。但已失傳。之後,斯國比丘用僧伽羅語為巴利三藏寫註釋或義疏,這可能是為了便利不懂得巴利文佛法的人,或當時斯國比丘不能以巴利文注疏三藏,而且將原巴利三藏譯成僧伽羅語書寫下來(公元前19~27年)。所以現存南傳巴利三藏之註釋義疏等,是被偉大的覺音論師至斯國後,領導還原譯成巴利文的。


公元400~430年頃,覺音論師至斯里蘭卡大寺求學,著《清淨道論》,是三藏註釋的綱要書,其後更領導註釋巴利三藏。同時代的佛授及稍後護法二人,繼續註釋巴利三藏未完成的部分,奠定了大寺派復興教學的基礎,影響最為深遠,而形成日後及今日流傳的南傳上座部佛教。

佛滅後數百年,經典是靠記憶和口傳。但聖典的主要部分,約在佛滅後二百年中便已編集完成。因為有一值得注意的事實:阿育王是最為僧伽們所讚揚的,但在三藏經典中,完全沒有記載他的名字。上座部巴利三藏的內容及形式,更無可疑是在阿育王時已成立。幸得上座部佛教早傳入斯里蘭卡,巴利三藏及註釋等才能保存流傳。


為什麼泰國僧人能吃肉呢?

很多人都有疑惑為什麼泰國的僧人能吃肉呢?這要從佛陀最早傳法時講起,起初,佛家還沒有嚴格的戒律,直到有的佛門弟子犯規,行為不正時,佛祖才根據所犯錯誤等級加以處罰,即是現在的“戒律”。

泰國屬於小乘佛教,嚴格的說泰國僧人是要遵守二百二十七條戒律的。在泰國僧人是有很多等級之分的。比如小沙彌(年紀不足20歲或初級出家男子)只需要受“十戒”;尼姑需要受“八戒”,有些帶發修行的女子就稱為“八戒女”,通常這些“八戒女”都是短期修行。還有些修行者只是修行一天,比如逢佛日便有一些穿白衣,白褲或白裙的男男女女進入寺廟修行。這些人都是在凌晨天還未亮時,就進入寺廟和僧侶一起誦經做早課,做完早課,僧侶就授八戒給信徒們,這些信徒就會持“八戒”一整天直至第二天凌晨方可解戒。 “八戒”就是除了基本的“五戒”外,另外再加“不可凃香粉香水”、“不可唱歌跳舞”、“過午不食”或者“夜晚不可睡豪華床塌”等其中的三項。

小乘佛教五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邪
4.不妄語
5.不喝酒

這就是小乘佛教最基本的五項戒律,也就是說“不可食肉”並未在這基本五戒中。
泰國還有些僧人是只食三種“淨肉”
一、我眼不見其殺者;
二、不聞為我殺者;
三、無為我而殺之疑者。


佛教在泰國的影響

佛教是泰國道德禮教的「準則」,維繫社會和諧及推動藝術的原動力。


    泰國佛教對泰國社會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第一,通過傳播佛教教義,使民眾具有良好的道德風尚。僧侶是不斷給他們道德教義的人。
    第二,在各種宗教儀式上,僧侶的協作與祝福是必不可缺的。
    第三,寺廟是泰人最重要的社會機構和社會活動場所。

    佛教在泰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被認為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是維繫每個家庭、社會團體的道德規範。在總數六千萬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佛教徒,到目前為止共有33263座(2006年12月止)金壁輝煌的廟宇,不計其數的寶塔和高大的金身佛像.百分之四的回教徒,百分之零點五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其餘的尚包括信仰大乘佛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等。根據憲法,佛教是泰國的國教,皇帝必須是佛教信仰者;但事實上泰國是一個沒有種族歧見,崇尚完全自由的國家,泰皇及政府均贊成支持所有被人民接受的宗教。在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下,全國的老百姓都能夠和平和睦共同生活在一起。

    早期的佛寺,就是一個社區民眾集合之地。寺僧的任務十分重要且重大,他們要負起協助與解決這個社區民眾的信仰、風俗、教育問題,也即民眾的生老病死,包括奠基、造屋、婚姻、嫁娶都與佛寺有關。甚且嬰兒姓名的命名也由寺僧根據父母的家庭背景。父母對嬰兒的寄望來命名,佛寺甚至負起傳授傳統文化藝術、語言文字甚至於包括治國理民的知識。因此泰國的佛寺不僅是佛門之地。


    寺廟除了供善男信女供神拜佛,求得神靈的保佑的最主要的作用外也是佈施救濟院、學校、當地政府和民眾互通聯絡傳播資訊以及民眾聚集社交的場合。在泰國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旅遊方面,更成為遊客參觀遊覽和認識泰國宗教的地方。

    總而言之,佛教僧侶為泰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泰國特別節日

佛日〔泰國的佛日〕

“佛日”是“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四齋日”,泰國稱“佛日”。每月有四個佛日,各在泰國陰曆上半月的第八日和第十五日,即初八、月望、廿三、月末。全年共48個佛日,其中以陰曆三月十五日的瑪迦普差節、六月十五日的維莎迦普差節和八月十五日的阿莎加哈普差節為最重要的佛日。屆時佛教徒要去佛寺舉行儀式。當日禁止殺生、嫖賭。

佛誕節〔佛陀誕生、成道、涅紀念日〕

定為泰陰曆六月十五日。如那一年閨八月,這個紀念日便改為七月十五日舉行。

萬佛節〔泰國的萬佛節〕

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泰曆三月十五日舉行。如逢閨年,改為泰曆四月十五日。萬佛節在泰文中稱為“乍篤隆迦訕尼巴”節,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于泰曆三月十五日在摩揭陀國王舍城竹林園大殿,向自動前來集會的1250名羅漢首次宣傳教義,故稱其為四方具備的集會。篤信小乘佛教的泰國佛教徒視該次集會為佛教創建之日,進行隆重紀念。泰國的佛教徒早在阿育陀耶王朝時期就開始紀念萬佛節,至曼谷王朝五世王時,官方開始舉行慶祝儀式,並于1913年將這一天定為節假日並成為泰國人民傳統的佛教節。政府也舉行慶祝萬佛節儀式,國王親自參加。萬佛節的早晨,泰國男女老少帶著鮮花、香燭和施舍物品前往附近寺院,進行施齋、焚香、拜佛活動。在萬佛節,有些善男信女還持受五戒或八戒以表示對佛教的虔誠。

三寶佛節〔泰國阿莎叻哈普差節〕

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一。每年泰曆八月十五日,即泰國守夏節前一日,為“阿莎叻哈普差節”。“阿莎叻哈普差”來自巴利文,意為“八月供養”之意。泰國華人稱該節日為“三寶節”,因這一天是佛祖成道後首次講道的日子;有了第一個佛門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現了第一個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寶”(佛、法僧)都齊備的日子。原先該節日不做儀式,1961年泰國僧伽(僧團)作出決定,要求佛教徒做儀式,並經政府得國王的同意定為佛教的重要節日。全國佛教徒、各佛寺屆時都做儀式,如守戒、聽經、誦經、講道、巡燭等。

守夏節〔泰國的守夏節〕

泰國的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曆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守夏節源于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習俗。認為在泰曆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個月內外出易傷稻谷和草木小虫,應在寺內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段時間稱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泰國政府規定守夏節全國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參加守夏節活動。守夏節前,僧侶要清掃寺院和僧舍。守夏節之日,全寺僧人舉行入夏安居儀式,禮佛誦經並誦念“貧道將在此寺守夏安居三個月”三遍。然後一般僧人向高僧忏悔過失。之後,各寺院和僧人互送鮮花、香燭互致敬意和忏悔。儀式後,僧人開始安居修學。守夏節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齋,所施齋飯除新鮮飯食菜餚外,還有傳統糕點蕉葉茲粑。同時奉獻蠟燭叢及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日用品。並且制作可燃三個月之久而不熄的巨大蠟燭,敲鑼打鼓送到寺廟,供僧人在守夏節誦經時使用。傍晚,人們手持鮮花和點燃的蠟燭,在寺院舉行隆重的巡燭儀式,守夏節活動達到高潮。在守夏節期間,許多善男信女將出家三個月,或天天聆聽僧侶誦經,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示對佛教的虔誠。

解夏節〔泰國的解夏節〕

每年泰曆十一月十五日為泰國的解夏節,亦稱出夏節、逾雨節、安居競節等,是泰國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之一。此時為期三個月的守夏安居期滿,僧人可以恢復正常外出。這一天,平民百姓在寺院內進行隆重的施齋並聽僧人誦講佛經。人們將佛像從佛殿里搬出,安放在可以移動的小亭子內。佛像放著僧缽,眾僧手捧僧缽相隨佛像之後,列隊而坐的信男善女將施舍的飯食放入僧缽內。施舍的齋飯主要有米飯、菜肴、粉蕉糯米粽和亞塔椰葉粽等。在曼谷金山寺舉行施齋時,將佛像從金山寺搬到山腳進行施齋。此外,在解夏節時,人們還要進行奉施僧衣、守夏僧衣及施放黃布等布施活動。

潑水節

也稱宋干節,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潑水節首二天是去舊最後一天是迎新。

每年泰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曆六月的月圓日前後,節日活動持續3天或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高潮。

潑水節在泰國原名「nothing」(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干女神」遊行,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干,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西方的星座學,如何會在幾千年前傳入雲南?此處明顯有問題)。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現時泰國採用公曆,把潑水節定於介乎每年公曆4月13日至4月16日間。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samkranta」,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 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潑水節的起源與上座部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潑水節的傳說:在遙遠的年代,西雙版納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寧,有一天來了一個魔王危害百姓,他讓土地變得乾旱,農民無法種植糧食。傣王的七個女兒都為父王和黎民憂心。最聰明的小女兒出計:趁魔王熟睡殺了他。於是七姐妹行動了,用利劍斬下魔王的頭。但是魔王的頭突然著火,滾到哪裡哪裡便燃燒。急中生智的女兒們急忙找水滅火。從此,版納的人民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為了紀念和感謝七個公主的作為,將潑水作為風俗流傳至今。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習俗應該是最清潔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緬桂樹枝從銀碗沾水點到對方肩上;要是在景洪等城市,則可以找一切裝水的容器(如高壓水槍),灌上自來水猛烈的潑,潑的水越多祝福越多。


購物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