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就是指將財物、身體、智慧、佛法等等施與他人,幫助他人,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積累功德。六度以布施為首,四攝也以布施為開端,由此可見,布施在佛教中占重要地位,龍樹菩薩說:「諸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功德具足,所願如意,皆從布施得。」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生活在彼此的因緣中,因此人人都需要幫助,貧窮的人需要物質幫助,空虛的人需要精神撫慰,孤獨的人、失敗的人需要關愛鼓勵。由此可見,布施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的話 , 只會說 , 但不付諸行動的是沒有用處 , 所以上善佛印會定期透過簡易的方式 , 與各位共同做功德 , 保持默默一直無私捐獻 , 比一直說空洞偉大的理論來得真實 , 以行動透過幫助他人,為他人造福,積累功德。
本店會捐出一些佛牌聖物讓客人捐款到慈善機構後 , 便能獲贈一面 , 意在和大家一起更多善事
「行善不要去分大功德小功德,什麼善事都去做,做多了自然會大。」——龍婆冠
「真正具有修為的僧侶真得太多了, 但他們的好與不好,對於你們來說都不是重點
最重要的是,你們要將自己本身做好,包括平日跟你們說的行善、修心、實踐
若心地險惡、貪婪、心機、造謠、批評
卻一昧的想依賴供僧、捐獻、配戴名貴佛寶讓生活順遂
我可以很明確的說,即使師傅再好,對你是起不了作用的!」
——龍婆Doo Wat Sakae
以下是一些慈善機構:
仁愛堂樂助弱老基金
主要為自我照顧能力較差、體弱但未符合入住政府資助院舍或嚴重缺乏家居照顧的長者提供一系列到戶家居支援服務。
香港世界宣明會
宣明會積極服侍世界各地的脆弱貧困一群,工作分別包括短期緊急救援及長期發展工作,針對不同需要而提供適切援助;同時亦會舉辦不同的倡議活動,為貧困人發聲。
https://www.worldvision.org.hk/
慈福行動
慈福行動是一個國際性慈善組織,乃基督教傳播媒體《視博恩》的分支,致力於扶貧、救災、社區轉化及關懷等工作。 慈福行動的宗旨為藉著援助貧乏者生活上的需要,與受惠者建立良好關係,將愛與盼望傳遞給他們,讓他們達致身心靈健康。
Watoto Hong Kong
Watoto關懷兒童事工是一項整全的關懷計劃,旨在回應成千上萬的烏干達孤兒和無助婦女的需要,拯救他們脫離困境,培養他們成為領袖,讓他們運用一技之長重建自己的國家。
奧比斯
全球義務醫療團隊由來自30多個國家、約400位義務眼科醫生、護士、麻醉師及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他們都是世界頂尖的眼科醫療專家,向發展中國家的醫護人員傳授技術,協助持續改善眼科護理水平。眼科護理水平。
長者安居協會
協會是自負盈虧的社會企業及非牟利慈善團體,本著以「企業養福利」、以人為本的服務及科技,提昇長者於社區生活的素質,將平安延伸至社會每個角落。
https://www.schsa.org.hk/tc/home/index.html
亞洲動物基金
探訪醫院、養老院、殘疾人和孤兒院等,為人們帶來無比的愛心和溫暖,體現了伴侶動物對社會的貢獻。我們的狗大使同時亦肩負起教育的工作,《狗教授》教育計劃,主要服務香港的小學,將英語與動物結合起來。希望透過與狗大使的接觸,人們加深對動物的認識和尊重,從而提高動物的地位。
https://www.charitablechoice.org.hk/zh-HK
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職能是帶領並協調國際行動,在全球範圍內保護難民和解決難民問題。難民署的首要目標是保障難民的權利及福祉。難民署一直不懈努力,確保每一個人都能行使尋求庇護的權利,能夠在他國得到安全庇護,並可以選擇自願返回、融入本土或安置至第三國家。
失明人協進會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成立於1964年,是香港首個由視障人士組織及管理之自助團體,致力發揮視障人士的自助及互助精神,宗旨是實現視障人士的平等、機會和獨立。
兒童危重病基金
旨在協助患有先天免疫缺陷症、肌肉畏縮症、遺傳代謝症等重疾的兒童。
生命注滿了色彩確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當有新生命的誕生,天下的父母都必然希望他們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可惜,幸福並非必然的。
護苗基金
為香港一家慈善團體,成立於1998年,目的為保護及避免18歲以下兒童以及青少年受誘拐或被性侵犯傷害。會長及創始人為著名演員及心理治療學碩士蕭芳芳。
再生會
再生會,成立於1991年5月,是香港政府註冊之慈善復康服務機構。以推廣復康及健康管理為宗旨,並致力為癌症、紅斑狼瘡、硬皮症、牛皮癬、長期痛症等長期病患者提供服務。再生會的大部份經費由社會人士及機構捐助。
香港愛心童樂營
愛心童樂營是 一 個 源自澳洲悉尼為患癌症的孩子舉辦宿營 , 給他們及家人支持和鼓勵的志願團體 。 我們的宗旨是為患病兒童籌辦愉快而充實的宿營活動,同時可舒緩病童家人在照顧病童的壓力。
香港樂施會
樂施會與夥伴一起在超過90個國家的基層社區開展扶貧發展和救災工作。除了在脆弱社區推行長期發展項目,同時開展全球倡議運動,致力於改變不公平的貿易規則、提倡改善與普及醫療和教育服務,以及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等。
動物醫生
自2004年成立至今,以致力推動動物治療計劃為使命,透過推行動物輔助活動和動物輔助治療,為香港病人及有需要人士帶來生理及心理療效;同時教育市民,彰顯動物為人類帶來的貢獻,宣揚珍惜生命、關愛社會的信息。
香港保護兒童會
為初生至16歲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務,尤其著重為雙職父母、單親家庭、基層家庭、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家庭提供適切援助,每天受恵兒童及其家人約3,000人。
於未來將繼續拓展更全面的服務範疇,更著重協助支援發展差異兒童及其家長,提供及早識別、及早介入服務,讓不同能力的兒童皆能發揮潛能。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從事人道救援的非政府組織,以在飽受戰爭摧殘的地區和貧窮國家致力協助抵抗地方疾病的計畫聞名
樂善堂
早期的樂善堂以排難解紛及贈醫為首務:另有見當年疫症蔓延,逝者眾多,且身故後乏親人替其殮葬。本堂便於西貢清水灣道飛鵝嶺附近設置義塚安葬死者。隨著時代的轉變,本堂的服務已逐漸演變為多元化之服務,包括:醫療、教育及老人福利等,並積極支持及贊助各項社會公益及文娛教育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