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與 龍婆蘇拉薩 (Wat Pradoo) 對話

師父問:“你孩子多大啦?” 還小呢 師父笑著說:“孩子會長大的呀!十年后,就不煩了。” 那這前十年就有好大的壓力啊! 師父一邊切開檳榔, 一邊說:“我在這裡三十年。剛開始,佛寺也是很窮哦。我每天向Lp Yai, Lp Jeng祈求。每個星期都會供僧。結果,問題就解決了。” 師父把包好的檳榔放進口裏,說:“要常常供僧啊!只要用心供僧,自己的問題也會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在家裏附近,北傳佛寺也好,南傳佛寺也好,也可以去供僧。我也是因爲供僧而得到功德,進而解決佛寺的問題呢!” 看來,什麽符管的力量,都比不上供僧的功德。更重要的,供僧不單是在村民所做的,連身為出家人的師父也在做。 更多龍婆蘇拉薩介紹

與 龍婆川 (Wat Yan Sen) 對話

問 : 師父的身體狀況如何? 這取決於時間。現在,我95歲了。我侄女告訴我要活到140歲。(p.s 當時2545) 問 : 這麼長,不是嗎? 因為我都覺得自己長壽,所以不容易死。 問 : 師父幾點睡覺? 現在主要是在早上。 問 : 師父你失眠嗎? 風在吹著頭上,身體感覺在腐爛,所以睡不著。睡覺時喜歡半睡半醒。 我會一直睡到天亮。 問 : 師父你累了嗎? 不,因為我經常禪定,比正常睡覺要好。 問 : 大多數情況下,師父在什麼時期祈禱唸經? 一般我會晚上祈禱。 問 : 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祈禱意味著xxxxxxxx。 (抱歉聽不懂) 問 : 祈禱有什麼好處? 正如老師教你的那樣,它會引導你成功。 問 : 師父過去曾與LP Yod,Wat Nong Jok Phra一起學習。 LP Yod教授佛法,將以政策、準確、永恆和穩定的方式教授。 問 : 師父的記憶還是不錯的。 是的。 問 : 許願和祝福有什麼區別? 祝福必須祈禱另需要心咒/經文,而許願則沒有。 問 : 你為什麼脾氣好? …

與 龍婆川 (Wat Yan Sen) 對話 Read More »

與 龍婆孔 (Wat Petchburi) 對話

問 : 出家後,師父你從哪裡學習? 在我出家七年之後,我去高棉跟隨了幾位大師學習。我前後在高棉生活了30年,回到這座寺廟幫助村民遠離疾病,用高棉的法術制造蠟和聖水。 問 : 師父從高棉學習了什麼? 我想保護他們的研究,所以我不能詳細告訴你我學習過什麼,另外每當我看到大師時我會立即學習,太多了我也不記得我向誰學習過。 問 : 師父主要學的是什麼類型? 我研究的都是比較冷門,例如關於小偷。 問 : 小偷是指什麼? 我發現很多師父都忽略了小偷,一些小偷向和尚學習甚至身上有刺符,但這些小偷無論如何都不會富有。 問 : 小偷為什麼不富有? 因為他們打劫,去賭博,喝酒等等。這讓我更困惑的是,和尚和小偷學習的是同一個老師,但為什麼小偷會以錯誤的方式進行。曾經我對小偷進行了打睹,如果小偷用槍打不中我,他就要變成了和尚。 問 : 結果呢? 小偷射不到我並停止搶劫。然後有一次我看到了女賊帶了大約50個手下來找我。這女賊首領學會很多法術,當女賊上樓時用槍射中我三次,卻什麼也沒有發生。然後女賊哭著向我表示敬意,對我說請把她也殺了。 問 : 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我當然沒有殺她們,而是叫她們做尼姑,我做了聖水給她們喝,應承我不再做小偷。之後女賊們就開始她們的尼姑生涯。 問 : 關於師父你對聖物的看法? 我加持的聖物都是全能的,如果我生病了我不會加持。如果你做錯了事,聖物不會幫助你。如果有賊人搶劫別人妻子和孩子,婆羅門會比這些賊人更強大,作為懲罰,他們將會在不久將來中死去。 問 : 那師父認為佩帶佛牌是不是很愚蠢? 這並不愚蠢,因為如果你佩帶好的佛牌時有好的功德,你的生活會更好。但相反如果你不是一個好人,你將會收到一個不好的東西,比如賭博,在你的內心深處不斷擴大自己孽障。 問 : 師父的聖物有什麼好處? 我的聖物人人都可以佩帶,人人都會得到好東西,但一定要持守五戒。我的聖物將在您死後擁有全部力量,您將成為天使並與富裕的父母一起重生,因為如果您做好事,天使會保護您。如果你是壞人,你會被殺死。 問 : 師父吃檳榔多少年,你無聊嗎? 我14歲就吃檳榔,我從不厭倦。有一天,當我沒有吃檳榔時,我會很煩惱,但現在我吃檳榔來創造符珠,以保護孩子們免受事故,例如狗咬和蛇咬。我一天咀嚼並創造4-5粒。 問 : 檳榔符珠的優點是什麼? 有保護作用,我是給孩子做的。孩子會比大人用得更好,因為孩子比大人更能守五戒。有人喜歡偷竊,有人喜歡出軌,有人喜歡賭博。我不為這些人做聖物。 問 : 人能否透過念經祈禱去延長他的生命? 是的你可以。但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如果你想要一個好的結果,你必須牢記五戒。你應該念經祈禱以延長你的生命,使你的頭腦堅強,心理健康,幸運和金錢自然好。 問 : 師父教弟子祈求的經文 …

與 龍婆孔 (Wat Petchburi) 對話 Read More »

與 龍婆烏達瑪 (Wat Wangvivekaram) 對話

問 : 目前有很多高僧和尚製作佛牌,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我認為他們創造是為了尋找資金來發展社區和寺廟,我認為這很好,因為信徒有機會做功德。但我認為它可能多了。 問 : 師父你創造了多少個聖物? 我的聖物沒有那麼多。如一些保護布衣、自身和錢幣。如果與其他師父相比,並不多。而我帶來的錢是用來建造寺廟的。 問 : 現在,師父你是否打算創造新一批的聖物? 我暫時不創造任何東西,我停下來是因為我的健康。 問 : 師父你以什麼方式製作聖物? 我強調人緣,善良。當我們擁有憐憫之心,你遇見的任何人;任何人也會善待我們。 問 : 那麼防害呢? 我不會強調防害,因為我不相信它。因此,在我的聖物中,我不會為防害或有害的經文。 問 : 你為什麼不相信防害? 我認為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如我剛才所說如果你有憐憫,你就帶著憐憫去做人,然後好事就會發生在你身上。它比防害更好。 問 : 師父的念珠怎麼樣了,如何看待它們呢? 當善信佩帶念珠,這是有人緣的功效。其他的一般不會有防害或助財運。 問 : 每次加持的時候你怎麼知道它有效? 這是重要的事情。在加持儀式中,取決於佛陀之間的聯繫。 問 : 每次加持,師父花的時間是多久? 每次加持我都花了大約兩個小時。 問 : 哪些聖物具有師父的全部力量? 我創造了所有聖物都以延長佛教的思緒為目的,也可以將人緣帶到祈禱中。 問 : 師父的聖物,用久了會不會褪色? 如果我們接受了五戒,神蹟肯定不會褪色。 問 : 如何佩帶聖物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信任,相信和尊重,而且你必須先有五戒,一切好事都會從善良發生在你身上。 問 : 師父的健康狀況如何? 現在,我老了,所以我的健康不太好。他們稱之為老年病。 問 : 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你在做什麼? …

與 龍婆烏達瑪 (Wat Wangvivekaram) 對話 Read More »

與 龍婆添 (Wat PaKao) 對話

佛教了我們生命的無常。雖有好聖物,也逃不過老死,這是人生的道理。減少痛苦,或者說,消除生命痛苦的關鍵在於五戒、四聖諦和八正道。因此,聖物或佛牌不被認為是終極的,但美德和智慧的實踐才是。 – 龍婆添 問 : 師父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那麼出名,也有很多善信上前對你表示敬意,什麼原因? 我想這是因為我的誠實。說實話,做正確的事情是需要注意的要點。 問 : 師父這種日常生活方式有多久了? 我認為這是我的職責,所以我不會抱怨任何事情。晚上,我會去森林,因為住在森林裡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問 : 你為什麼要進森林? 我想淨化孽 (因果循環),知道現實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妻子等等。所以很放鬆。一切都是不安全的。 問 : 你在森林裡生活了多少年? 從我第一次被任命為住持。 問 : 你怕鬼嗎? 一開始,我覺得。 問 : 你見過鬼嗎? 它看起來像一個人。我不害怕,因為他們看起來像一個人。 問 : 你的聖物呢? 陳麥 (檳榔) 是眾所周知的。它是一個圓形物體,來自我的檳榔,我咀嚼並使其變圓並送給親戚。 問 : 如果我們想得到最好的結果,我應該怎麼佩帶你的陳麥 (檳榔) ? 祈禱時取決於您的思想。 但是每個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孽障。當老年孽障來臨時,每個人都必須死亡。 問 : 就算你有好的聖物,也比不上做對的事來積善業? 是的,沒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就是不造孽。你應該帶上修行法來回憶/警惕你的心。 更多龍婆添詳細介紹

與 龍婆冠 (Wat Ban Rai) 對話

問 : 師父的聖物有很多。哪一期最強大? 不,每一批都有同樣的祝福,每一個加持都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另外,能否提供保護,還是看個人。如果他行為得好,好事就會發生在他身上。 問 : 行為得好的話,就不用掛什麼聖物嗎? 是的,只要我們不做過度的事情,因為擁有純潔的心靈。所以,做好事還是做壞事,真的只取決於你自己。 問 : 加持時,龍婆是否需要用手觸摸聖物? 沒必要,只用精神力就夠了。 問 : 有宣傳如必打和坤平,可以給予人緣及愛情。這是真的嗎? 這不是完全真的。只是宣傳。如果是好事,就不用宣傳了。但是,如果您掛在頸上並提醒自己做點好事,那肯定不是荒謬。 問 : 龍婆相信天堂與地獄嗎? 地獄,我可以說絕對有地獄和天堂。但是我們看不到它們。 問 : 什麼樣的人上天堂,什麼樣的人下地獄? 上天之人,必有德。但是下地獄的人就是做壞事的人。 問 : 龍婆的健康狀況如何? 一般般。 問 :龍婆的日常是什麼? 我大概8-9點睡覺,3點左右起床。起床後,祈禱,看書,然後在寺廟周圍鍛煉一小時。 更多龍婆冠詳細介紹

與 龍婆聖雅 (Wat Ban Yang) 對話

師父常說的一句話 – 做好事確實比佩帶聖物要好。 師父教學生的一件事是窮人和富人不是從出生就一直跟著我們,但我們可以像富人或窮人一樣做。 問 : 龍婆是如何研究這種科學的? 我從字母表開始,符咒,經文,包括我在 Ban Moh 三個月時學習刺符。 問 : 刺符有什麼好處? 它可以幫助人們去寺廟,這比去不好的地方要好。如果壞人來到想刺符,但因為刺符和五誡的規則而成為好人。 我曾經在寺廟給善信刺符很多年,但最終必須退出,因為沒有真正的好處。 問 : 你為什麼對符咒 Katha Arkom 感興趣? 我在受戒之前學習。那個時候和尚只教知識,但已經非常好了。 之後在LP Kiew,Wat Sai Arreerak學習,但當時質疑我來自哪裡? 我說“來自Ban Moh。LP Kie有更多的問題,“你走了這麼遠,別忘了附近的地方如草這麼美”。我考慮了很多天,然後決定去Wat Ban Moh 的住持,在我的房子附近,直到有很多知識。 問 : 師父的聖物一般是什麼類型? 我所有的聖物都強調 Metta Mahaniyom (注 : 主要是保護),但這取決於使用它們的人。善良的人們會在沒有死亡的情況下使用它,但是,如果您要死去,那麼聖物所擁有的一切都無法幫助您。 問 : 師父每天都保佑嗎? 每天一個小時。大多數在晚上 11-12 點。 問 : 師父充滿能量的是哪一批? 一切都是一樣,也許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我在每一批都同樣地祝福他們。從過去到現在30年,我為第一批善信製作聖物。當時為2511是一塊自身,數量為一萬尊。我當時已經加持了三年,肯定對心理觸動祈禱有好處。因為,好的加持必須是身體上和精神上的。 問 : 奇蹟真的很神奇,在現實世界中有嗎? …

與 龍婆聖雅 (Wat Ban Yang) 對話 Read More »

與 龍婆判 (Wat Phai Lom) 對話

問 : 今年龍婆90歲了 (當時為2545),龍婆長得還好嗎? 一切安好。沒關係 問 : 你什麼時候睡覺? 大約9點鐘,早上4點鐘起床。 問 : 你在這個時期一般做什麼? 歡迎來此廟的善信,幫他們在車上點一個白點,平均每天點10架車,另外每天有100左右的善信在他們的額頭上點一個白點。還有一些聊天的,一天大約400-500人。 問 : 車上點一個白點的方式,師父有唸經文嗎? 必須有經文, Namotasa-pakawato-arahato-summasumphutthasa-ahilaphangmanimama-ahiphokangmanimama-naramrai-rakkraihennar-moraluaychuayphama-phutthamaha-tharongthak-yakwakmue-nagaraongeongmeongera-luekinluechai。這是一個帶來好運的經文。 問 : 經文從哪裡來? 我從 Wat Aroon Rajwararam學習,這與 LP Nguen(Wat Don Yai Hom)的經文相同。後來,自己研究和實踐,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經文,因為細節已經告訴我們了。 問 : 它困難嗎? 你必須有一個冥想,而讓你的頭腦強大,我學經文學了60多年都不覺得無聊,因為我學得很快樂,給予我冷靜的頭腦,身心都快樂。所以,不好的事件沒有發生。 問 : 師父出名的聖物是符珠及波型哈努曼,你從哪裡學習? 我從教科書上閱讀並通過繪畫練習。使用的經文是“Katha Hanuman Krong Muang”,即“Namotasa-pakawato-arahato-summasumphutthasa-oom-hanumanang-phaplabplanang-phutthang-umno-phuttho-kinnang-japakarang-jungmabanggaya-thammang-kinno-thammo-umnang-ja jungmabanggaya-sangkang-umno-sangko-ginnang-japakarang-jungmabanggaya-suppechana-phahuchana-techasunema-phoojanavive。 問 : 你每天都在祝福嗎? 是的,每天大約半小時。 問 : 你對法術有什麼看法? 這取決於每個人,因為如果你不相信它,那就是胡說八道。所以,如果你相信法術,它也會有結果。 問 : 如果我們認為法術是真實的,那麼它發生了什麼? 當我們經常回憶它時,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如果你不去想它,那也無所謂。 問 …

與 龍婆判 (Wat Phai Lom) 對話 Read More »

與 龍婆篇 (Wat Kerentin) 對話

問 : 您住在 Wat Krien Kathin 是哪一年? 在 B.E. 2519 問 : 在Wat Krien Kathin,有善信要求師父你用聖水洗,用什麼好?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東西的壞處減少。你身體裡的壞事,當然你也應該有一些好事。但是如果你做壞事,師父也幫不了你。一切都取決於命運。 問 : 要求師父來洗聖水的善信,大多是為了什麼? 只有身心好,才會有運氣,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是不可能的。 問 : 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 因為人有很多不同的特質。這要看每個人的因果報應,比如為什麼窮人可以富,因為上一世的善報能趕上,所以他擁有這個世界的好運。 問 : 而在上一世做壞事的人,在今世卻是有守恆的,誠實的,做好事的。能不能抹去上一世的孽障? 很難說,也很難抹去,但他們可以從艱難變成一點點。這取決於你。如果有任何事情發生,你應該接受那個業力。儘管如此,你應該做很多好事,最後它會變好。 問 : 而“佛牌”可以以什麼方式幫助業者?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幫助或消除孽障,但只能減輕它。但如果能讓人脫離死亡,那絕對不行。關於聖物,我只加持,每天加是。 問 : 你什麼時候開始製作聖物? 大約20年前 (around 2538)。起初是紅布揚持 (注 : 類似守護旗),後來是建造符通及八方符布。 問 : 為什麼是紅色揚持? 在古代印度支那戰爭中,攻打之戰,必有血紅色,所以紅揚持是為了保護而製作的。在華富裡省的印度支那戰爭中,有 LP Jan Wat Nang Noo 是為保護而創建的紅衫軍,非常有名。 問 : 祝福聖物(加持)怎麼樣? 我使用了有關佛陀的經文。大約3-4點起床,我開始祝福。 …

與 龍婆篇 (Wat Kerentin) 對話 Read More »

修造命運之法 – 了凡四訓

自古以來,一般人都被命運所控制,而身不由己,只有明理之人,命運約束不了他,正所謂:「賢達之人能安命也。」「了凡四訓」,世人幾乎都曉得是改造命運的寶典。有福份的人,大都能於獲得此書之後,細心閱讀,進而立定志向,力行實踐,以化疾病於無形,掃除窮困的威脅,消除生活的煩惱,達到化凡入聖的境界。「了凡四訓」,作為修身之銘言,人人可以成聖成賢。用為處世之準則,舉世得以消除災難與業障。確實是自救救人的最佳捷徑。「了凡四訓」,語解精編,內容通俗明朗,又不失原著「了凡四訓」的主旨。讀者諸君或者會因程度不一,觀念不同,而有見仁見智的觀點,然其含有「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聖,超生了死」之理,是明明可鑑的。因此,凡有先見之明的人,都不會放過讀此書的機會,凡是有智慧、有志氣、有作為的人,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人,在讀過此書之後,必能逢人介紹傳頌才對,而這些收獲,正是此書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歷久不衰的原因。「了凡四訓」,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應篇」的精華所得。開頭所以先談「立命之學」,是為了勉勵世人奮發向上,不要自暴自棄,因為人生的氣數,雖由前生造因而定,但命運的好壞,卻隨著此生心性之狀態而改變,因此以立命之說開宗明義。第二篇接著講「改過之法」,是因為一般人,都自認自己是無過失之人,而不知改過行善,試想不知改過之人,就像漏了底的容器,行善也收不到效果。為人若諸惡不改,眾善奉行,則功過相抵,等於沒作。若諸惡不改,只略行數善,則就只見禍不見福。因此說:改過是立命的下手工夫,所以第二篇墊上「改過之法」。人若知過能改,但不曉得行善的道理,也是徒勞無益,因此第三篇接著談「積善之方」,作淋漓盡致的分析行善的道理與方法。初學行善之人,難免會像窮小子忽然變成暴發戶,會有傲慢天下,藐視一切的驕傲作風,因此末篇以「謙德之效」,叮嚀「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人能謙虛為懷,則行善惟恐不足,才能使立命收到效果,而達到改造命運的目的。總而言之,「了凡四訓」,雖曰「四訓」,其實是一氣呵成的一篇「立命道理」,確確實實是人生之「至理名言」。    第一篇 立命之學 一、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我童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科舉),改學醫,她認為學醫可以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並且學術有成,也可償父親的心願。 後來我在慈雲寺,碰到位老人,一臉長鬚,相貌非凡,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我就恭敬向他作禮。這位老人向我說:「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可進學,為何不讀書呢?」我就把原因告訴他。並請問老人姓名,那裏人,家住何處。 老人說:「姓孔。雲南人。得有『邵子皇極數』正傳,命該傳你。」於是我就接引孔老人回家裏暫住,並將情形告訴了母親。母親要我好好的招待他老人家,並屢次試驗老人的命學理數,竟然不管巨細都非常靈驗準確。因此我就動了讀書的念頭,並由表兄介紹在郁海谷先生館下拜學。 孔先生替我推算我註定的數說:「你做童生時,縣考應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應考得第七十一名,提學考應考得第九名。」到明年,果然三處考試,名數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終身的吉凶。他說:「那一年考取第幾名,那一年應當選為四川省一個縣的知縣,在任上三年半,便該辭職回鄉。到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丑時,應壽終正寢,可惜沒兒子。」我將這些話一一記錄,並謹慎記住。 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都不出孔先生的推算所料。惟獨算我的廩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方才出貢。那知我吃到七十一石米時,學臺〔相當於教育廳長〕就批准我補了貢生。因此我就懷疑孔先生推算的,有些不靈了。沒想到後來果然被學臺駁掉,不准我補貢生。 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看到我在考場中的備選試卷。慨嘆道:「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上給皇帝的奏摺一樣。像這樣有大學問的讀書人,怎可讓他埋沒到老呢?」並吩咐縣官替我呈文,正式升補貢職。經過幾翻波折後,總計所領之廩米,又確是九十一石五斗。 從此我更相信:「升官發財、遲速有時、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就對人生一切都淡然無求了! 二、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當貢生後,按規定到北京國子監讀書。在京城一年中,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後回南京國子監讀書。未進國子監前,先到棲霞山拜訪雲谷會禪師。與禪師對坐一室,三日三夜,連眼睛都沒閉上。 雲谷禪師就問我說:「凡人所以不能成聖成賢,都因為被雜念及慾望所纏。你靜坐三天,不曾見你起一妄念,以何緣故呢?」我回答說:「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榮辱生死,皆有定數,怎麼想也不能改變,所以就老實不想了!」 雲谷禪師笑說:「我原以為你是個了不得的豪傑,那裏知道,你只是個凡夫俗子!」我問禪師此話怎解。雲谷禪師說:「一個平常人,不能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束縛了;既被陰陽氣數束縛,怎可說沒數呢?雖說數一定有,但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若是一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數裏註定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他不住。因為極惡的人,儘管本來數裏註定要享福;但他若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你二十年來,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數轉動分毫,反被數把你拘住了。一個人被數拘住,就是凡夫。這樣看來,你不是凡夫,是什麼呢?」 我問雲谷禪師說:「照你說來,究竟一個人的命運,能改變得嗎?」 雲谷禪師說:「『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佛教經典裏說:『求富貴就得富貴,求兒女就得兒女,求長壽就得長壽。』這都不是亂講的。『說謊』是佛家大戒,佛菩薩怎會說假話來欺騙大眾呢?」 我聽了之後,心中還不明白,又進一步問:「孟子說過,凡是求起來就可得到的,這是說在我心裏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若不在我心裏的事,那怎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說道德仁義,那全是在我心裏的,我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自然我就成為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這是可以盡我之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貴,那不是在心裏頭的,是在身外的。要別人肯給,我才可得。若別人不給,我怎樣可求得呢?」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話說得不錯,只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大師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因為有仁義道德的人,大家一定會喜歡他,敬重他的。所以功名富貴,不必去求,旁人自然就給他了。為人若不反躬自省,從心而求,而只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則用盡心機,也只會內外皆空。」  三、天作孽猶可違 雲谷禪師又問:「孔公算你的終身命運如何?」我就從實詳述了過往的經歷。禪師說:「你認為自己應該得功名?應該有兒子嗎?」 我查察過去所為想了很久才說:「我不該得科第,也不該有兒子。因為科第中人,大多有福相,而我相薄福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煩重,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這些都是無福之相,怎麼當得了官!」 俗語說:「地穢多生物,水清常無魚。」我好潔成癖,就變成一個不近人情的人了,這是無子一因。脾氣暴躁,缺乏養育萬物之和氣,這是無子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只愛惜自己名節,不能捨己為人,這是無子的三因。其他還有多話耗氣,好酒損精,好徹夜長座不看養護元氣等……,都是無子之因。 雲谷禪師聽了說:「豈但只有科第不應得,恐怕不應得的事情,還多哩!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財富,或享百金財富,或者應該餓死,是取決於各人心性業力所造成。明白的人,都曉得這是個人的努力及境遇不同所致,可是糊塗的人,就都推到命上去了,說是命裏頭註定的了。其實啊,上天只不過是順水推舟,推我們一把罷了。譬如,善的人自己能夠積德,天就會像正在生長的東西那樣,下些雨露去滋潤他,幫助他得到應該得的福報。惡的人自己儘管造孽,天也不過像要倒的東西那樣,降些風雨去吹倒他,讓他得到應該得的禍罷了。傳宗接代的事也一樣,但憑各人積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孫可傳;有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孫以護;只有兩、三世功德者,也有兩、三世子孫以保;而那些絕嗣者,那是他的功德極薄之故,恐怕罪孽還積得不少哩!」 雲谷禪師接下去說:「不過,既然你能說到自己種種的短處,就表示你已經曉得自己的不是了。將不發科甲與沒兒的原因盡量改掉,化吝嗇成施捨,化偏激為和平,化虛偽成虔誠,浮躁改成沉著,驕傲改成謙虛,懶敗改為勤奮,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寬容,珍惜自己,與人為善。從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己經死了;以後的一切一切,譬如今天剛剛出生;能做到這樣,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個義理的身命了。 血肉物質之身,尚且有一定的數;而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動上天的道理。太甲篇說:「天降給你的孽,或者可以避開;而自己作了孽,就要受報應,不能愉快心安地生活了。」詩經也說:「人應常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合不合天道。求禍求福,全在自己。」孔先生算你,不得科第,沒兒繼後,雖是上天註定,但還可改變。只要擴充德行,廣積陰德,這是自己所做的福﹙旁人不能奪走﹚,怎麼能不會享得呢?易經一書。專談趨吉避凶的道理,若說命運不能改變,則吉又如何取?凶又如何避?易經第一章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及子孫,你相信嗎?」 四、持念咒語感應開智慧 從此我猛然頓悟,拜領受教。將往日一切大小過失在佛前表白懺悔。先求登科第,還誓作三千善事,以報天地祖宗養育之恩。雲谷禪師並指點我,將每日所行的一切善事惡事,記在功過簿上,就是極小的善事惡事,也必要記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並教我持唸「準提咒」,加上佛菩薩的力量,以期有所應驗。禪師又說:「畫符咒的專家曾說:『一個人若畫符不如法,會被鬼神笑的。』,畫符有一種秘密的方法傳下來,只是不動念頭罷了。當執筆畫符時,不但不可有不正的念頭,就是正當的念頭,也要一齊放下。把心打掃得清清淨淨,沒有一些雜念,有了一些念頭,心就不清淨了。到了念頭不動,用筆在紙上點一點,這一點就叫『混沌開基』。﹙因為完全的一道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畫起,所以這一點是符的根基。﹚從一點起直到畫完,沒有一點別的念頭,那末這道符,就很靈驗了。不但畫符不可夾雜念頭,凡是禱告上天,或求改變命運,都要從沒有妄念上用功夫。」 孟子講立命之道說:「短命同長壽沒有分別」,乍聽之下覺奇怪;因為短命長壽相反,且完全不同,怎說是一樣呢?要曉得一個『妄念』完全沒有時,譬如小孩在胞胎裏時,那曉得短命長壽的分別呢?」〔等出胞胎,漸有知識,有了分別的心;此時前生所做的善業惡業,都要受報應了,那就有短命長壽的分別了。〕進一步而言,豐歉、貧富、貴賤、窮通……等也只是心存慾念後才起分別,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實,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於逆境,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一切吉凶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寧,永無寧日。孟子所說:『修身以俟之』這句話,是說自己要時時刻刻修養德行,勿造一點過失罪惡。若是命能改變與不能改變,那是積德求天的事。說到修字,那身上有一些些過失罪惡,都應像治病一樣,把過失罪惡要完全去掉。說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返然會變好。不可以有一絲一毫非份之想,也不可讓心裏念頭亂起亂滅,都要完全把它斬掉斷絕;能做到這種地步,己經直到先天不動念頭的境界了;到這種功夫,那便是世間受用的真正學問。 禪師接著說:「你現在還不能做到『不動心』的境地。你倘能念『準提咒』,不必用心記或數遍數,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念到極熟時,自然會口裏在念,自己不覺在念,這叫持中不持;在不念時,心裏不覺的仍在念,這叫不持中持。念到這樣,就我、咒、念打成一片,自然不會有雜念進來;那末念的咒,也沒有不靈驗了。」 五、賢達之人能安命 我起初的號叫學海,但從那一天起改號叫了凡;因為我明白立命之道,不願再同凡夫一樣也。從此以後,就整天小心謹慎,自己也覺得與前大不相同。從前儘是糊塗隨便,無拘無束;到了現在,自然有種小心謹慎和戰兢戒懼的景象。雖在暗室無人處,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討厭和毀謗我的,也能安然接受,不與他人計較爭論了。 到了第二年參加考試,孔先生算定得第三名,卻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預言開始失靈了。到了秋期舉人考試,也出乎孔先生的推算,而考中了。然而冷靜檢討,還是感覺修養勉強,譬如行善而不徹底,救人而心存疑慮,或身行善而口不擇言,或平時操持守節,而醉後放蕩不拘,將功抵過形同虛度,因此己已年發願,到了己卯年,歷時十多年,才行畢三千善事。隔年回鄉後,即到佛堂回向。並再發求子之願,許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贖此生之過。至辛巳年(僅經過一年),就生了你,取名天啟。 我每做一件善事,都會隨時用筆記下;你母親不會寫字,所以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鵝毛管,印一紅圈在日歷上。如送食物給窮人,或買活的東西放生,都會記圈。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個紅圈呢!就這樣繼續行善積德,只用了二年的時間,三千善事就完滿達成了。又請性空和尚等,在家裏做回向。到那年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進士的願,並許下做一萬件善事的大願。 經過了三年,我就考中了進士,當了寶坻知縣。從此就備置筆記本於公事桌上,名「治心篇」。交待看門人,不論善惡之大小,也一定要記在治心篇上。到夜裏,在庭中擺了桌子,穿了官服,仿照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 你母親見所行善事不多,經常擔憂的說:「以前在家鄉,互相行善,三千之數很快就完成。現居衙門裏沒有什麼善事可行,何日才能達成一萬善事之願呢?」 有一夜裏我偶然做夢,見到一位天神。我就將一萬條善事不易做的緣故,告訴了天神。天神說:「就只是你減錢糧這件事,一萬條善事,已經足夠抵充圓滿了。」原來寶坻縣的田租甚高,每畝本要收銀二分三釐七毫,我就把全縣的田地整理一遍,減收至一分四釐六毫,這件事確是有的,但亦覺得奇怪。怎麼這事會被天神知道,並還疑惑只這件事怎可抵得一萬件善事。 那時恰巧幻余禪師從五臺山到寶坻縣來,我就將夢裏的事向他請教。禪師說:「只要真誠為善,切實力行,就只一善也可抵萬善了。何況全縣減租,萬民受福。」我聽了禪師之話,立刻把我所得的薪俸捐出,請禪師在五臺山齋僧一萬人,並把齋僧功德回向。 孔先生算我的命,到五十三歲,應有災難。我雖沒祈天求壽,那年竟然一些病痛都沒有。現在已六十九歲了。書經上說:「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沒一定的。」又說:「人的命沒有一定,是靠自己造的。」這些都不是假話。從此我深知:「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說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聖賢毫傑。」 六、謙謙君子道可得 你的命運將來不知道會怎麼樣。就算命中該榮華富貴,還是要常當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順當吉利時,還是要常當不稱心如意想。就算眼前豐衣足食,還是要當沒錢用,沒有屋住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聲名,人人看重,還是要常當做低微想。就算你學問高深。還是要常當做粗淺想。〔這六種想法,是從反面來看問題,能這樣虛心,道德自然增進,福報自會增加。〕 講到遠,應要想把祖宗的德行,傳揚開來;講到近,應要想父母若有過失,要替他們遮蓋起來。〔此處說孟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大義。〕講到向上,應要想報答國家的恩惠;對下,應要想造一家的福。對外,應要想救濟旁人的急難;對內,應要想預防自己的邪念與邪行。〔這六種想法,都是從正面來肯定問題,能常如此存心,必成正人君子。〕 一個人必須要每天都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這才能天天的改過。自以為心安理得,沒錯可改,這樣就沒有進步了。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在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不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就這樣耽誤了一生。 雲谷禪師所說的立命之道,實在精深至遠,至真至正的道理。希望你要仔細研思,還要盡心盡力去做,切不可把大好的光陰白白虛度。

最折殺福祿的日常行為

1) 殺生.殺生在一切行為中第一等折福份.買肉吃可以,但不可以買活物殺死做菜, 活活煮死1命, 削祿20善。即使蟲蟻也不能傷, 教育子女小時候不玩殺蟲蟻鳥雀, 他的福份就不會折損,壽命就不會短缺。殺生的壞處是:短命, 工作差, 多病, 怨氣重, 貧窮, 醜陋. 2) 發脾氣發脾氣罵人的聲音, 就像狼叫一樣.印光大師告誡:女孩子不發脾氣,兒女必不夭死,脾氣大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因為一生氣,乳即變成毒汁.發大脾氣,喂兒立刻即死.稍小點,半天一天方死.發小脾氣雖不死,亦必定生病.這是一定不變的事理.發脾氣是一切如來都救不了的.佛經上說“世間之疾莫過猛風, 怨念之徵復速於彼, 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 發脾氣叫做火燒功德林, 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燒盡。對普通人嗔恨發氣一次,毀滅一百大劫積累的福德, 對父母長輩大德君子發怒, 毀滅一千大劫積累的福德。抵觸頂撞父母, 嗔恨發氣, 是福薄命淺的最明顯特征, 世界上最沒有福氣的, 就是這兩種行為. 3) 抵觸頂撞父母上司長輩, 說先賢大德壞話.抵觸頂撞父母是第一等損福敗祿的事, 無論求什麼, 必定求不到, 萬求也枉然, 因為積福沒有損福快。工作, 姻緣, 辦事不順, 馬上反省抵觸頂撞父母上司長輩,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工作不順, 感情痛苦, 辦事阻礙大, 馬上軟語好物孝順父母, 父母若歡喜, 一切天人鬼神都會來護持你。不抵觸父母的人, 工作順利, 良緣佳偶。從小不抵觸父母師長的人, 從小不抵觸頂撞父母, 就算出身在最貧窮最晦戾的家庭, 都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用錢財供養父母的人, 將來必定會富有, 孝順父母但不用錢財物品供養父母, 做大官也會缺乏財富.搜集宣說先賢大德乃至聖賢壞話, 一句削祿一百善, 敗盡一家族血脈的福祿. 4) 怨天尤人, 搬弄是非, 宣揚別人過惡, 嫉妒諷刺挖苦他人, …

最折殺福祿的日常行為 Read More »

佩戴佛牌之修身養性

有沒有佩戴泰國佛牌都好,若是信奉佛教的信徒們無論大乘小乘,一切皆歸於佛祖之下,最重要的是修身養性。 我們經常求佛牌 ,但撫心自問一下 ,有沒有去真正了解泰國佛牌的本質呢 ,泰國高僧制作佛牌背後的初衷是什麼呢 ?  一顆我佛慈悲心,勝於一切邪惡。 從佩戴佛牌開始起已經開始領悟到一些基本觀念。 佩戴佛牌猶如修行人,一切要行善,你的心要想好肢體要做好嘴巴要說好。。。 自古以來邪不勝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無論佩戴佛牌與否,修煉自己的那顆心最重要! 有些人佩戴佛牌當兒,口操淫語,粗話連篇,問候人家媽媽等等。。。 也有人戴著佛牌去賭喝嫖搶,其實他們還不知道佛牌的真正定義和用意在何處。 話說一個故事來自沙巴一位朋友分享給小弟; 幾年前沙巴一位黑幫大哥大,身上佩戴著三尊價值貴重的佛牌在街上走著當中,突然後面來了好幾個持刀兇徒在靜悄悄之下往他背後砍了幾刀後他馬上落荒而逃! 在他奔跑當中摸摸背後竟然沒流血沒事,他就心想“原來我身上的佛牌真的刀槍不入”結果他就轉身徒手跟對方一拼死活! 怎知第一刀往他砍的時候,他竟然以為身上的佛寶真的刀槍不入結果用手去抵擋。。。手掌竟然被砍斷了 倒地挨了幾刀後馬仔們駕到那幾位兇徒也落荒而逃了。。。 此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一樣東西就是,佛牌在我們遇難當兒會出來救濟我們。。。但是別在得救後得意忘形後濫用佛寶去做一些心中認為行得通的壞事。。。 佛牌要彼此溝通,要信任他們自然有求必應。 還有就是心中有佛勝於一切,如果一個人壞事做盡全身戴滿佛牌又點?避得了一時卻躲不過因果報應。。。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